為解決北方用水問題,國家已開始實施南水北調計劃,調長江水以緩解北方水資源短缺的壓力。開源固然需要,但樹立節(jié)約用水觀念更重要。
另一方面, 我國水資源污染也很嚴重。2000年工業(yè)廢水排放總量194億噸,并仍有45億噸沒有實現達標排放,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221億噸,且處理率較低。因此,全國80%以上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據2001年全國重點水質監(jiān)測斷面資料顯示, 七大水系污染均比較嚴重, 一類至三類, 也就是較好的水質, 所占比例不到三成, 四類水質不到二 成, 五類和劣五類水質占一半以上。即使按干流統(tǒng)計, 一類至三類所占比例不到一半。 長江和珠江的水質較好, 長江以二類水質為主, 占八成, 珠江以二類和三類水質占主體,近八成。但長江流域水土流失加劇,水中含沙量增高,水質趨于惡化。全國大型湖泊污染也很重, 有半數以上的水質為四類以上較差的水體。但大型水庫的水質總體較好, 以二類水為主, 部分為一類水體, 部分為三類水體。為治理水體污染問題,國家實施了淮河流域、太湖水體等大型水污染治理工程。
目前,我國城市水體污染也相當嚴重,由于城市污水處理率較低,許多城市尚未實現雨水與污水分離,城市污水直接排到河里,黑色河流惡氣熏天。一些城區(qū)湖泊水體由于污染富氧化較為嚴重,湖中魚類大量死亡。過去城里的涓涓清泉、湖邊的鳥語花香亟待恢復。
我國江河、湖泊污染原因, 一是農業(yè)的面狀污染, 主要是農藥、化肥等污染;二是城鎮(zhèn)生活和工業(yè)生產的點狀污染。改善水質狀況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農業(yè)生產方式,使用有機肥料,利用生物措施解決農作物病蟲害;積極籌措社會各方面資金,建立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加大城鎮(zhèn)污水的處理力度。近些年國家、地方政府和社會各界已十分關注水資源的利用和污染治理問題,一個旨在治理水污染的“碧水中華”計劃正在醞釀實施。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