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晶石是以硫酸鋇(BaSO4)為主要成分的非金屬礦產品,由于重晶石擁有比重大、硬度大、化學性質穩(wěn)定、不溶于水和酸等特性,因此,重晶石廣泛應用于石油、天然氣鉆井泥漿的加重劑、各種白色顏料、涂料以及橡膠業(yè)、化學藥品等石化領域。
重晶石是不可再生資源。我國重晶石總保有儲量3.6億噸,居世界首位?v觀世界重晶石市場,我國重晶石產品的年出口量在世界總出口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國際市場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據我國統(tǒng)計部門2005年底的統(tǒng)計數(shù)據表明,我國現(xiàn)有重晶石資源可開采年限僅為50~70年。但我國并沒有對重晶石的出口問題進行嚴格管控,相反,我國的重晶石和稀土等眾多稀有礦產品一樣,雖然重晶石的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重晶石出口國,卻僅僅以出口價格低廉的未被深加工的原礦產品來占據市場,這使得我國重晶石這一稀缺資源嚴重流失,在國際市場上卻沒有話語權。
雖然為保護這種稀缺資源不流失,我國政府早在2004年開始就逐步加大了對重晶石出口的調控力度。2004年1月1日將重晶石出口退稅率由17%下調到5%,2006年9月15日起取消重晶石5%的出口退稅。但盡管如此,仍未能遏制往重晶石出口快速增長的勢頭。
由于建國初期的技術和經濟發(fā)展狀況的限制,我國很多礦產資源都陷入了這個怪圈。如果不馬上加以調控,會有更多的稀有資源“步稀土后塵”。在此,筆者針對重晶石產業(yè)的情況提出幾點建議,僅供業(yè)內人士參考。
第一,調整重晶石出口產品結構
目前,鑒于我國重晶石工業(yè)的客觀情況,我國應首先調整出口產品結構,擴大粉狀產品出口比例,尤其是要擴大高附加值含量的高技術產品的出口比例。重晶石出口應不再以量取勝,而是要向著出口量少而創(chuàng)匯多的方向發(fā)展。
第二,加大對重晶石生產技術的開發(fā)
改性重晶石超細粉和有機高聚物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親和力,可均勻分散在基體中;在單面銅版紙、涂料、油漆中可以代替價格昂貴的沉淀硫酸鋇,降低生產成本。采用其它改性劑對重晶石粉體改性仍有很大的前景,仍需運用更高技術手段和方法不斷探索開發(fā)。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