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世界第一大和第三大礦業(yè)公司必和必拓與力拓集團的世紀并購宣告中止。而對于卷入這場世紀并購案、2008年1月高價購入力拓股份的中國鋁業(yè)公司來說,現(xiàn)在面臨的是巨額投資損失;而更難的決定則在于,中鋁是否還要追加投資?
必和必拓與力拓集團去年啟動的這樁豪門“婚姻”,一度以1,700多億美元的交易額創(chuàng)下礦業(yè)并購史上的最高記錄。就在2008年年初,必和必拓董事會還堅持認為,這是一樁“不得不進行的交易”。但隨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驟降,形勢已發(fā)生根本逆轉。巨大的財務風險和反壟斷審批障礙,迫使必和必拓選擇了放棄。
中鋁一度曾在“兩拓”合并進程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大角色”。2008年1月,中鋁通過在新加坡的全資子公司Shining Prospect Pte. Ltd,以140.5億美元在倫敦市場收購力拓英國12%的股份。此外,美國鋁業(yè)公司通過認購可轉債券方式,向SPPL提供12億美元資金。中鋁所斥巨資中,至少有60億美元來自國家開發(fā)銀行的貸款。
2008年8月底,澳大利亞并購審查部門同意,中鋁最多可增持力拓英國股份至14.99%。在這樁可能的并購中,中鋁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角色,但代價是高昂的。
在這場漫長的角力中,力拓股價漸次走跌,至并購最終宣布終止,力拓英國的股價已從年初中鋁收購時的每股60英鎊,跌到目前的每股不足14英鎊,下跌四分之三左右。這意味著中鋁的投資損失已超過75%,如果加上匯兌損失,損失超過80%。
而拒絕了必和必拓之後,力拓將不得不獨自承受激進擴張帶來的債務壓力,處境堪憂。中鋁則面臨巨大的債務壓力。
一位接近交易的投行人士表示,中鋁對力拓的投資還是對阻止“兩拓”合并起到了實質(zhì)作用。盡管必和必拓為放棄并購給出的理由是經(jīng)濟形勢惡化、力拓債務較高等外部因素,但實際上,中鋁持有的這部分力拓股份使得必和必拓無法實現(xiàn)對力拓的100%收購,才是其最大的擔心。
“兩拓”合并終止後,中鋁是否會繼續(xù)增持力拓股份,成為市場關心的問題。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研究部經(jīng)理王英智分析認為,中鋁此前的投資明顯“不值”,如果真是作為戰(zhàn)略投資者,中鋁下一步就應該接著買進。
上述接近中鋁的投行人士則表示,不排除中鋁繼續(xù)增持力拓的可能性,中鋁一直謀求向多元化轉型,力拓長壽命、低成本的礦產(chǎn)資源正是中鋁所需要的。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