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清潔高效利用,一塊煤可變身“一滴油”“一根絲” |
|
“2024年分公司銷售額達430.7億元,同比增長5%,客戶拓展到36個國家和地區(qū)!睆埥▔壅f。2024年,國能寧夏煤業(yè)超577億元的營業(yè)收入中,有七成以上來自煤制油、化工產業(yè)。 更低碳、更綠色,也是煤炭變身的一個重要方向。 “在寧夏電力公司十幾個火電廠中,我們從虧損第一變?yōu)橛谝,打了個‘翻身仗’!眹軐幭碾娏x鴦湖電廠董事長王明生說,成功的關鍵是將煤炭“吃干榨凈”。 來到電廠的固廢資源化利用中心,由粉煤灰制成的蒸壓磚整齊擺放,變廢為寶;另一邊,由煤基固廢制成的土壤調理劑,在溫室大棚中進行試驗使用,可用于改善土壤條件、增加土壤肥力。王明生介紹,企業(yè)打造的工業(yè)蒸汽、氮氣、除鹽水等“十能聯供”,以及電石渣、熱值廢料、污泥等“五廢回用”,不僅培育了創(chuàng)效增收點,還實現全廠機組煤耗降低15克/千瓦時,年節(jié)約標煤24萬噸,減少碳排放65萬噸。 為何要變? 煤炭加工轉化,是統(tǒng)籌發(fā)展和安全、提升能源保障能力、推動行業(yè)優(yōu)化升級的必然選擇統(tǒng)籌發(fā)展和安全、提升能源保障能力、推動煤炭行業(yè)優(yōu)化升級,要求我們加快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 以煤基航天煤油為例,目前我國使用的石油基航天煤油采用環(huán)烷基原油煉制而成,而環(huán)烷基原油是一種稀缺的石油資源,其儲量僅占世界原油總儲量的2%左右。相比之下,煤直接液化油品組成以環(huán)烷烴為主、含量達85%以上,可以扮演航天能源戰(zhàn)略備份的重要角色。 “‘平時能活、急時保供’,煤制油可作為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的重要‘底牌’,在關鍵時刻起到兜底作用。”國能寧夏煤業(yè)公司化工管理部相關負責人回憶道,2005年左右,寧夏煤業(yè)的煤制油項目準備與南非一家公司合作,但對方僅費托合成一項技術就要價10億元,還有其他附加條件。十幾輪的磋商下來,雙方始終沒能就具體條款達成一致。 “那時就感受到,關鍵核心技術買不來,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該負責人說,后來,面對1000余個子系統(tǒng)、錨定37項自主國產化任務,300多名專家組成10多個創(chuàng)新工作室和攻關小組,不斷進行技術改進。2016年12月,400萬噸/年煤間接液化項目一次性試車成功,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掌握煤制油全生產鏈技術的國家之一。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
關鍵詞: 煤 |
【字體:大 中 小】 TOP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