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時間5月4日下午消息,由于高盛集團收購位于哥倫比亞的煤礦礦產虧損嚴重,市場上有消息人士透露,高盛或在醞釀出售旗下2個煤礦。
這則令大宗商品市場不安的消息未得到高盛的官方證實,但高盛大宗商品部門高管們表示:“一些運作性問題已經產生。”
高盛集團高官的態(tài)度無疑淡化了問題的嚴重性。據悉,哥倫比亞(兩個煤礦所在地)當地婦女和孩子已經組成一道“人肉屏障”以抗議停產帶來的勞動力問題。2013年年底,高盛大宗商品部門高管們曾告知董事會:三年來,全球煤價已經跌了20%,再跌60%可能永久性地損害高盛集團在煤礦產生方面的投資價值。之后,壞消息接踵而至,煤價再跌逾40%。雪上加霜的是,2014年大部分時間,高盛收購的煤礦礦井因哥倫比亞一部環(huán)境相關法律而被迫停產。對礦權交易和轉讓造成了很大影響。
現(xiàn)在看來,面對高額的虧損狀況,高盛集團已經受夠了。消息人士稱,該集團正磋商“低價”出售位于哥倫比亞的煤礦。
據悉,高盛集團之所以考慮出售哥倫比亞煤礦,還因為美聯(lián)儲對商業(yè)銀行機構在海外市場生產、儲存和銷售原材料的投資途徑方面施加了新的限制性規(guī)定。去年秋天,美國參議院的一個委員會還總結稱,這樣的運作充滿了潛在的利益紛爭和系統(tǒng)性風險。該委員會還表達了對“涉及生產和交易大宗商品的銀行可能在市場中獲得對其他方而言不公平的優(yōu)勢,還有可能操縱價格”的擔憂。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