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啟動的鈾礦項目,使這種重要的放射性金屬再次成為焦點。
鈾是自然界中最重的金屬元素,通常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其礦物顏色多樣,部分能在紫外線下發(fā)出強熒光,這一特性促成了放射性現(xiàn)象的發(fā)現(xiàn)?紤]到其在核武器和環(huán)境風險方面的潛力,鈾的開采、加工及使用均受到嚴格的國際監(jiān)督。
獲取鈾礦石主要通過露天或地下采礦,經過破碎、研磨后化學處理分離出氧化鈾,即“黃餅”,用于核燃料制造。原地浸出技術則是通過向地下注入溶液溶解鈾再進行抽取處理。
鈾的應用廣泛,包括作為核電反應堆發(fā)電的關鍵燃料,軍事領域制造核動力船舶與核武器,醫(yī)學上用于生產放射性同位素,助力診斷與治療癌癥。此外,在科研、輻射屏蔽和高溫陶瓷制造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全球鈾礦開采主要集中于資源豐富的國家,如哈薩克斯坦、澳大利亞等,滿足各領域需求。由于技術領先及礦藏豐富,這些國家在全球鈾市場中占據(jù)重要地位,盡管2017年以來全球鈾產量有所下降。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