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早盤,人形機器人板塊再度上演強勢行情:凱爾達(688255)盤中漲近10%,嶸泰股份(605133)一度突破8%,精工科技(002006)封死漲停,超捷股份(301005)、天準科技等跟漲。這場資本狂歡背后,不僅是市場對技術革命的熱情追捧,更隱藏著一條貫穿精密制造與有色金屬產業(yè)的隱秘邏輯鏈。
人形機器人產業(yè)化的"臨界點"
就在三天前,特斯拉Optimus工廠首批量產機型完成壓力測試,而華為"靈犀"系列機器人已悄然進入比亞迪總裝車間。
這種從概念驗證到工業(yè)落地的跨越,直接點燃了資本市場對硬件供應鏈的想象空間。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4月中國人形機器人生態(tài)大會釋放的明確信號——政策首次提出"2027年實現(xiàn)百萬臺級產能"目標,這相當于為產業(yè)鏈企業(yè)打開了確定性增長的閘門。
市場數(shù)據(jù)印證了這一趨勢:東方財富人形機器人板塊(BK1184)4月累計漲幅達18.6%,北向資金單月增持綠的諧波、匯川技術等龍頭超30億元。而今日領漲的嶸泰股份,正是憑借其六維力傳感器技術,在特斯拉Optimus供應鏈中斬獲關鍵訂單,股價近一月漲幅達22%。
從稀土到特種合金
在投資人形機器人概念時,市場往往聚焦于伺服電機、減速器等顯性部件,卻忽視了支撐這些精密器件的材料革命。以今日漲停的精工科技為例,其最新發(fā)布的諧波減速器采用釹鐵硼稀土永磁材料,磁能積較傳統(tǒng)材料提升17%,這正是其獲得英偉達機器人項目訂單的技術底牌。這類需求直接傳導至上游:大地熊(688077)作為燒結釹鐵硼龍頭,股價自4月以來已累計上漲38%,其產品在人形機器人關節(jié)電機的滲透率突破60%。
更值得關注的是輕量化趨勢對有色金屬的顛覆性需求。特斯拉Optimus Gen-3機身中,鎂鋁合金占比提升至42%,這直接帶動云海金屬、南山鋁業(yè)等企業(yè)進入機器人供應鏈。而今日異動的超捷股份,正是憑借其鈦合金精密鑄造技術,在機器人靈巧手關節(jié)領域實現(xiàn)國產替代突破。這種"金屬-部件-整機"的價值傳遞鏈條,正在重構傳統(tǒng)制造業(yè)的利潤分配格局。
產能博弈下的投資暗礁
盡管產業(yè)前景光明,但風險信號已然顯現(xiàn)。綠的諧波(688017)董事李謙的減持計劃、五洲新春(603667)股東清倉式減持等事件,暴露出部分企業(yè)在技術轉化能力上的短板。更值得警惕的是材料端的產能錯配——當前稀土永磁材料年產能約12萬噸,若人形機器人產業(yè)真如預測般在2027年突破百萬臺規(guī)模,關鍵材料供需缺口可能達到23%。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