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探出五個異常組,十三個異常區(qū),已開四個井口
赤 峰 市 鉛 鋅 礦 轉(zhuǎn) 讓
探礦證面積9.51平方公里,此礦區(qū)位于少郎河礦帶中段曬烏蘇組,緊鄰主礦區(qū)外圍地帶。成因?qū)僦幸坏蜏貛r漿熱液充填交代型為主,矽卡巖型為輔。以斷裂構(gòu)造為主,褶皺構(gòu)造為輔,含礦礦石除在綠簾透輝石和綠泥綠簾石里礦化集中外,尚有大理巖、 綠泥石英片巖、 硅質(zhì)板巖 、 石英巖閃長巖等。礦體多為脈狀浸染型, 05年遼寧108隊做物探普查,投入地質(zhì)剖面,激電中梯掃面,激電測深,高密度剖面等,中梯測出五個異常組,間隔110-200米,十三個異常區(qū)域。
礦床主要由三條礦帶構(gòu)成,礦化范圍長達(dá)2000余米,寬400米-800米,面積1.2平方千米,標(biāo)高為120米-810米,主要工業(yè)礦體有43條,總厚度為179米,它們成群出現(xiàn),帶狀分布,分別構(gòu)成三個礦帶,由東向西依次為1號礦帶.4號礦帶.9號礦帶,三者自南東向北西逐漸散開,從上至下逐漸收斂,乃至合而為一。
1.1號礦帶含14條礦體, 礦體形態(tài)都為脈狀, 實(shí)控長度50-500米,延深30-555米,礦體厚度最小0.33米,最大厚度19.61米, 礦體埋深0-645米。
2.4號礦帶由18條礦體組成,除一條礦體為層狀,其余都為脈狀。實(shí)控長50-800米, 延深20-365米, 礦體厚度最小0.06米,最大38.46米,礦體埋深12-665米。
3.9號礦帶由14條礦體組成,脈狀礦體,實(shí)控長度100-500米,延深25-280米,礦體厚度最小0.12米,最大22.31米,礦體埋深45米-433米
礦體垂向具有分帶性,上部以鉛為主,下部以鋅為主, 伴生銅由上向下逐漸增多.
06年開始施工,現(xiàn)已打下四座井口,各井口僅做穿脈工程,不打沿脈,實(shí)地考察時明顯可見。
由南到北分別編號為1、2 、3、4號井口。
1號井 豎井150米,其中分為60、90、120、150米的四個中段,均見礦,其中:
一中段長80米左右,第一條氧化蝕變帶寬1米左右,第二條礦脈寬1.5米,其中含20公分寬鉛十鋅10%以上,其余5%左右。第三條礦體1.2米。
二中段長60米左右見三條主要礦體,第一條3-3.5米寬,第二條4.5米寬,笫三條6米寬。鉛+鋅約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