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 空間分集接收是目前較好的抗衰落措施之一,工程中常采用二重空間分集接 收,主接收天線和分集接收天線之間相差一個分集間隔。為了減小天線塔高,往 往把分集接收天線置于主接收天線下方,此時除主接收天線路徑余隙應(yīng)滿足表 3.2.1規(guī)定外,分集接收天線路徑余隙亦應(yīng)滿足下述要求。
K=4/3時,余隙≥0.6F1,即大部分時間內(nèi),主天線和分集天線均處于良好 接收狀態(tài),兩者接收場強均不低于自由空間場強。
K=Kmin時,不論單一障礙物情況還是多障礙物情況,路徑余隙應(yīng)滿足障礙物 引入的繞射損耗不超過15dB。
K=∞時,分集路徑余隙不作限制性規(guī)定,因為分集天線的設(shè)置是建立在兩 接收天線場強有一定的不相關(guān)性的基礎(chǔ)上。即在允許的時間百分率以外,兩個信 號不同時發(fā)生深衰落。
倘若分集天線置主天線上方,只要主天線滿足表3.2.1規(guī)定,分集天線路徑余 隙滿足K=4/3時,其接收信號電平不低于自由空間下接收電平即可。
3.2.3 微波接力通信電路的余隙值不但在電波射束下方有要求,而且對于電波射束 四周都有要求。但是大氣對電波的折射主要發(fā)生在垂直高度方向,其它方向的折 射可以忽略,因此對于電波射束下方的余隙值有比較嚴格的要求(3.2.1及3.2.2規(guī) 定),而對于射束的其它方向的余隙值要求僅需保證能量的有效傳輸即可,不需考 慮電波在這些方向上的折射。一般來說只要保證有0.6F1余隙值就夠了,但考慮到 留有一定的余地,并且盡可能使接收電平值高一點,故在這條中規(guī)定除電波射束 下方以外的其余各側(cè)的遠區(qū)余隙值必須不小于第一費涅耳區(qū)半徑F1值。
3.3.1 在微波通信電路中,收信天線的背向接收帶來的干擾,是決定線路轉(zhuǎn)折角的 主要因素,這種干擾與有用信號傳播路徑不同,在信號不衰落時影響可能忽略不 計,在信號衰落而干擾不衰落的時刻對電路性能影響顯著,稱為短時間干擾。
當線路分支時,分支線路頻率與干線頻率相同時,會引入分支干擾,對于模 擬制微波和34Mb/s以下的中,小容量數(shù)字微波允許的背向和分支干擾與信號比值 約為56dB。當信號干擾比值滿足不了要求時,則需要采用不同極化或更換不同頻 率的波道設(shè)備,甚至更換頻段來滿足要求。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