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夢不到一年即破滅
"雖然無奈接受,但絕對心里難平."12月3日,即將乘飛機回鄉(xiāng)之際,浙江溫州的紹先生表示.此時,他的臉上寫滿悲愴和無奈.
紹先生曾是一個成功的商人,此前經過幾年服裝生意的打拼,他白手起家在大同賺得千萬資產.但他發(fā)現(xiàn),比起當地出手闊綽、"悍馬"成群的"煤老板",自己遠不算富人.而作為浙江人他深知,在他的家鄉(xiāng),擁有煤炭意味著巨大的財富和政府官員的另眼相看,有令人艷羨的社會地位.
2008年年初,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用全部身家1200萬元向當地一個煤老板購得大同南郊區(qū)一處年產約20萬噸的小煤礦.之后,除了購礦投入,為使礦井符合標準,拿到投產所需的"六證",他又舉債4000萬元對原有礦井進行改擴建.按目前每噸200元的利潤,一年下來他將收回投入,還凈賺2000萬元.
豈料他的美好夢想不到一年即被摧毀.
山西的政策一直在變
2009年3月25日,山西省政府提出,到2010年年底,全省僅保留1000座煤礦,兼并重組整合后的煤炭企業(yè),規(guī)模原則上不低于年產300萬噸,單井生產規(guī)模原則上不低于90萬噸.當時山西共有煤礦2598座,將縮減60%以上.
對于煤老板而言這顯然難以接受.山西的政策一直在變化,小煤礦的年產能下限一直在升級中.2004年的"煤炭產權改革"將年產3萬噸以下的小煤礦全部關停;2006年,《煤炭資源整合和有償使用辦法》讓年產9萬噸以下的煤礦全部出局;之后是30萬噸以下的煤礦;這一次,整合對象是90萬噸以下的煤礦.煤老板為了滿足政府的要求一再追加投資,而政府在整合時,對于此前的要求和承諾卻置之不理.
山西省對煤炭行業(yè)進行的結構調整,均稱根據國務院的兩份文件進行的.其中《國務院關于促進煤炭工業(yè)健康發(fā)展的若干意見》提出,要"鼓勵大型煤炭企業(yè)兼并改造中小型煤礦,鼓勵資源儲量可靠的中小型煤礦,通過資產重組實行聯(lián)合改造",并要求從2005年開始,用3-5年時間形成若干個億噸級生產能力的大型煤炭企業(yè)和企業(yè)集團.如果按5年計算,今年當是貫徹國務院精神的最后一年,似乎刻不容緩.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