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咨詢熱線:0315-2738258 13303155855 |
熱門關鍵詞:鐵礦 錳礦 勘探設備 破碎機 磁選機 礦山 采礦設備 鉻礦 |
金礦形成的條件 | |
|
|
二、金礦床成礦基本規(guī)律 1、金廠式金礦床成礦受地層層位和研性控制:礦區(qū)98%以上金礦體賦存于下元古生界淺變質巖系“金廠組爛山段”層位中,含金石英巖分布嚴格受變余粉砂巖(硅質建造)層位控制,產狀基本與地層一致,含金石英脈產于“爛山段”板巖夾變余砂巖層中,含金石英巖成礦受粉砂巖(容礦巖石)沉積環(huán)境控制,處于氧化-還原過渡相帶的硅質建造,有利于金礦沉淀,聚集形成含金豐度高的巖層,是沉積-改造-再富集成礦的最基本前提,在氧化相帶(含赤鐵礦的相帶)基本未見富集有金的工業(yè)礦體。 2、金廠式金礦床成礦受區(qū)域變質活動的控制:金礦床賦存于哀牢山變質帶的淺變質巖系中,在區(qū)域變質早期(海西期),同時發(fā)生了超基性巖體侵入,巖體自變質和地層褶皺等一系列巖漿活動和構造運動,區(qū)域變質活動顯然與這些地質事有關,使地層遭受動熱變質作用的熱源和部分礦質來源以及機制,明顯與超基性及其自變質作用均有一定關聯(lián)。區(qū)域淺變質后期,含金石英脈以側分泌方式充填交代于容礦裂隙中,形成早期的脈體分布格局,空間分布上反映了與巖體緊鄰的特征,礦區(qū)內含金石英脈絕大多數(shù)分布于超基性巖體西側200m以內范圍,脈體形成溫度較高,伸入巖體(被巖體夾持)中的秒年淺變質巖(稱“頂垂體”),其中的金礦體石英脈型礦石約占30%,離巖體較遠的金礦體中,石英脈型礦石僅占5%以下。 3、金廠式金礦床受構造控制:含金較富的金礦多表現(xiàn)為石英脈型金礦,金礦體形成后經(jīng)歷了進一步改造-迭生富集作用,這與成礦期前后一系列構造活動有關,表現(xiàn)在其提供了動熱能量和有利于遷移聚集的容礦部位(構造有利部位),礦區(qū)可見含金石英巖走向和分布方向與“紅層”底板褶皺軸向一致,褶皺強烈部位與金礦體聚集部位相一致,礦區(qū)內“明金”出現(xiàn)的部位,常為構造活動強烈、高嶺土化或構造糜棱角礫帶分布的部位,顯然,自然金的粒度加大作用,明顯與構造活動有關。另在后期“冷侵入”的超基性巖“底辟”、“壓入體”附近金礦化亦相對較好。 4、金廠式金礦床成礦受熱液活動的控制:除形成金礦床雛形的與區(qū)域變質有關的變質熱液作用外,礦床還經(jīng)歷了多次金、鎳熱液成礦作用的迭加富集,礦床中有一套復雜的近礦圍巖蝕變,常見桂化、綠色水云母化、蛇紋石-鐵白云石化等,反映了有關成礦熱液的特征。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頁 |
|
關鍵字:金礦形成的條件 | |
【字體:大 中 小】 TOP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