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2025年3月中國稀土出口量達5,666噸,同比激增20.3%,一季度累計出口14,178噸,同比增長5.1%。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3月稀土進口量僅7,757噸,同比暴跌42.2%,一季度累計進口24,679噸,同比降幅達30.9%。
這一“出口增、進口降”的剪刀差現(xiàn)象,揭示了全球稀土供應鏈的三大矛盾:
資源端:緬甸政局動蕩導致中重稀土進口銳減(一季度自緬進口量同比降幅超70%),而美國、老撾等替代來源尚未填補缺口;
需求端:海外新能源產業(yè)鏈擴張推升出口需求,但國內磁材企業(yè)受關稅戰(zhàn)沖擊(美國加征25%關稅致出口訂單下滑19.3%)陷入“量增價跌”困境;
政策端:中國強化中重稀土出口管制,但輕稀土市場化定價機制尚未完善,行業(yè)陷入“增產不增收”怪圈。
一、技術替代:需求結構重塑與輕稀土價值重估
低端替代加速,輕稀土承壓
家電、消費電子等領域加速推廣鈰鐵合金技術,鐠添加比例從2.8%降至1.5%,預計2025年替代量達3.5萬噸,占輕稀土總需求的12%。澳大利亞ASM公司開發(fā)的MagNex無稀土永磁技術磁能積突破20MGOe,成本僅為釹鐵硼的1/5,低端電機領域替代率超10%,進一步擠壓輕稀土市場空間。 [1] [2] [3] [4]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