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yè)展望
黃金價格上漲依然空間非常大
2002年以來高增長、低通脹的趨勢難以長期持續(xù)
全球GDP增長率自2002年全球經濟復蘇,2003年經濟出現(xiàn)加速增長,在2006年增長達到了頂峰。世界經濟以30年來最快的速度增長,商品需求也隨之大幅增加。今年世界經濟增長預計將會放緩,但依然保持較高速度的增長。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2006年世界經濟增長率達5.39%,創(chuàng)30年來的最高紀錄。該組織預計2007年世界經濟增長速度將下降到4.94%。
這一輪經濟增長的一個明顯的特點是:幾乎全球所有的經濟體同步進入了經濟增長的周期。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各國經濟之間的聯(lián)系從來沒有如此緊密,在這次經濟復蘇過程中出現(xiàn)絕大部分經濟體同時增長的局面。據統(tǒng)計:全球55個重要經濟體最近幾年均保持增長,為1980年以來首見。2006年以來,美國經濟增長有所放緩,且仍然處在放緩的過程中,然而新興市場特別是中國的經濟地位也越來越重要,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也是越來越大,這也是全球經濟在美國經濟放緩后沒有出現(xiàn)顯著滑坡的根本原因。
本輪經濟增長的另外一個顯著的特點是低利率水平下的經濟高速增長。在經濟開始復蘇的2003年,全球主要的經濟體的利率水平都處于或接近歷史最低水平。隨著經濟的快速擴張,2004年大多數國家開始進入升息周期,但升息的幅度普遍較小。從歷史上來看,即使到今天世界主要經濟體還處于低利率時代,例如中國仍然處于負實際利率的水平。過低的利率伴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投資和消費需求的擴大,長期內必然推動物價水平的上漲,通貨膨脹周期也將隨之到來。衡量通貨膨脹水最常用的是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不過該指標比較滯后。除此之外CRB指數、原油價格也經常作為考察通貨膨脹水平的指標。我們可以看到,過去幾年這兩個指標已經連連創(chuàng)出新高,而且遠遠超越了以前的水平,商品價格牛市周期的持久性也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累累讓市場吃驚。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頁 |